書刊印刷,以書籍、期刊等為主要產品的印刷。我國是印刷術發源國,印前包括設計(圖案及內容)、校對、印刷。印后包括折頁、裝訂等。
圖書印刷膠訂前的準備工作
1、折頁后的書帖堆放:在書刊的膠訂前準備工作中,不管是直線膠包機或是圓盤包本機和膠訂生產聯動線,書帖的折疊質量將直接影響書本的成型質量和整機的運轉正常與否,影響出書周期和經濟效益的發揮。從十幾個印刷廠膠包機的情況來看,膠包機的停機、空檔運轉(包括配有拋帖裝置的聯動線)50%以上的故障是由折頁不標準、書帖堆碼不規范造成的。為保證膠包機的正常運轉,折頁后的書帖處理就是膠訂生產中關鍵的環節。方法如下:①80g以上的四折頁要作破口處理,排出書帖內的空氣后,書帖的兩頭用硬木板(木板尺寸與書帖一樣大?。┯么蚶C打成等同長度的書帖捆,書帖的平實需打捆2天以上的堆碼,急件的書帖打捆堆碼時間不能少于24小時或配頁后膠訂前一定要作壓平處理。②膠包機所用書芯配頁后,必須作打捆-扎漿-分本工藝處理,保證書芯背脊的平整和內頁不散頁、掉頁。如書帖配本后不扎漿,散本容易散落或有的貼、頁銑背和開槽不符合標準,就容易掉頁或散頁。③折頁的書帖打捆后,有的企業廠房面積受到生產發展的限制,只有將書帖捆放在過道、室外,冬天將書捆放在沒有暖氣的庫房內,膠訂時,用車直接運到膠訂車間上膠。冬季由于室內外的溫差大,這樣就會嚴重影響膠訂的質量,在膠訂時,膠液和帶溫差的書帖接觸后,背脊膠層和側膠膠層表面瞬間下降縮短了熱熔膠的凝固時間和開放時間,對于上述問題處理和避免方法是:生產安排時,冬季至少提前一天以上把需膠訂的書帖運到車間和車間溫度相同的部位堆放,對膠訂的書帖作時效處理,盡可能地減少書帖與車間的溫差出現的質量問題。④掉頁、散頁;掉頁、散頁主要原因與折頁有關。如折頁出套過大、夾頁時撞頁不到位,為避免掉頁、散頁(80g)以上的書帖四折時必須破口排放空氣,如書帖中有一折頁或單頁.好作粘頁處理,這樣掉頁和散頁(除去銑刀原因)問題就解決了。
2、膠包機的工作前檢查:國產膠包機在開機前,要注意檢查銑刀托板和銑刀。要根據膠包生產的使用時間長短,定期對銑刀的鋒利進行檢查,對紙屑銑不掉的銑刀要定期更換;對托板要勤校正,保證托板作業面的一致性;每個工作班組對各加油部位至少加油兩次。②每個作業班工作結束時,要及時清理刷書器、開槽刀,保持導軌面的清潔。認真的保養和檢修吸風裝置和紙屑排出暢通正常與否,保證在銑背和開槽過程中,紙屑徹底與書帖頁分離。紙屑不能隨書帖頁運動帶入膠鍋內,反之,檢查更換托板和銑刀。
在膠訂工藝管理中,無預熱膠鍋的生產時,嚴格限制向膠鍋的一次加膠量,做到少加勤加,使膠在膠鍋內的時間盡量縮短,以避免熱熔膠的老化。實踐中證明書芯冬季使用的膠溫,一般要比其他季節調高10°C左右,膠溫控制在180°C~185°C之間,使膠的粘度低于4000mPa·s。以便使膠對書頁保持良好的浸潤性能。在熱熔膠的正常使用170°C~220°C老化臨界溫度內,嚴格控制較高的溫度,這不僅是為了保持浸潤性好,還可使涂膠的拉絲現象大為減少甚至消失。減少或避免了因膠纏繞造成的各工序故障的處理時間,有利于提高整機生產效率。
總之,只要我們從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和總結,認真了解和掌握材料的性能、工藝參數,生產中嚴格工藝上的操作,是能夠獲得符合質量標準的膠訂產品的。
很多書刊印刷后客戶的需求量發生變化,發生這種變化的.主要的因素是短版化和人力成本的上漲。
在書刊印后市場,導致客戶需求變化的.主要因素仍是書刊的短版化和人力成本的上漲。在這兩大因素的影響下,客戶在采購平裝膠訂聯動線時,會將關注點聚焦于設備的活件快速轉換功能是否強大,以及自動化水平高低。與之相對的,無論是進口品牌供應商還是國產品牌供應商,均表示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將是未來立足和決勝于這一市場的關鍵。
對于本年度的銷售形勢及今后的市場銷售預期,諸供應商并未給予統一的意見。有相當數量的供應商認為受市場環境影響,平裝膠訂聯動線的銷量出現下滑,企業利潤也有所降低。與之相對的,他們將采取相對保守的策略,即一方面降低生產成本、加大銷售力度,另一方面不打算做過多的資金投入,靜觀其變,尋找新的市場機會。但也有少數供應商認為,當前全國印后市場均面臨更新設備、提高速度的新需求,未來市場潛力較大,尤其是北方市場。所以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推出特色產品將是未來的工作重心。更為主流的觀點則是,平裝膠訂聯動線市場的投資機會仍會不斷涌現,產品銷售不會受到大的影響,從技術、服務、銷售等基本工作做起,堅持精耕細作,將是未來的主要工作。